楽特烏
1971年,我国投掷第一颗实战氢弹,然而,当飞行员杨国祥按下投掷按钮时,氢弹竟然没有动静!紧急关头,领导下令:弃机跳伞,然而杨国祥一个举动,竟然挽救了我国几十亿的损失......
杨国祥这人,从小在云南玉溪红塔区洛河乡长大,那地方是彝族聚居地,1929年出生,家里穷得叮当响,但从小就想改变命运。
1948年春,他考进峨山中学,那学校有地下党领导,他很快就接触革命思想,10月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,这组织是党的外围,帮他打下基础。
1949年12月,他正式入党,任命为团部骡马队指导员,负责运输和剿匪战斗,在峨山、新平、易门等地干了不少事,立下战功。
1950年3月,玉溪军分区成立,他继续当骡马队指导员,但6月机会来了,国家选第一代空军飞行员,他体格好、表现突出,被保送到牡丹江航校学习,成为新中国首批飞行员之一。
航校条件苦,冬天零下30多度还得训练,飞机多是老式国民党起义机或二战遗留,危险性高,但他咬牙坚持,学日语和中文授课,克服语言障碍,1951年毕业,正式进空军。
分配到空五师当飞行员,很快就参加国庆三周年阅兵,飞过天安门,那时候全国人民看到空军阵容都激动,他也觉得自豪。
1952年,朝鲜战争打得火热,他被派去参战,在半岛上空跟美军空战多次,美军装备先进,但他靠技术和胆量,压制对手,战绩不错,回国后继续训练。
1956年全军大比武,他拿下空军第一名,五位元帅和上百将军观看,之后去北京向毛主席汇报,从此叫“彝族之鹰”,这称号全国传开,还有书《彝族之鹰》写他故事。
1960年代,他调到昆明空军指挥所,当飞行教员,指导年轻人飞复杂任务,积累上千小时飞行经验,掌握多种机型,尤其强-5飞机,他帮科研人员改进技术,多次受表彰。
1970年,国家决定用强-5投掷氢弹,他去江西320厂报到,协助改装设计方案,几个月研究和试飞,证明强-5性能好,起降和低空攻击强,适合任务。
核工业九院调查两个月,确认他可靠,任命他为主飞行员。这任务对国家国防意义大,氢弹从实验室到实战,需要可靠运载和投掷,他明白责任重。
接受任务后,他过上严格保护生活,一年多不准打球跑步,怕伤身,每天医生检查,服预防药,不见家人朋友,全身心投入训练。
训练用水泥钢材模型弹,重一吨长两米,模拟氢弹,他飞200多次,从300米高度加速到900公里时速,拉起45度角投掷,命中率提高到50米内,每次落地测量偏差,逐步完善。
基地隔离居住,宿舍简单,他晚上复习手册,标注风速高度参数,确保万无一失。这过程枯燥,但他知道是为国家国防添砖加瓦,那年代大家就这样默默付出。
1971年12月30日中午,天气晴朗,基地一级戒备,他穿飞行服,系降落伞包,12点20分起飞,飞机冲上蓝天,向罗布泊靶场飞去。
到达指定空域,高度300米速度900公里时,拉起45度到1200米,按投掷按钮,第一套装置启动,但氢弹没脱离。他切换第二套应急,再按,还是固定机腹。
第三套拉备用杆,无效。他报告情况,油量剩40分钟,领导命令跳伞保命,毕竟飞行员宝贵,经验难培养。
但他评估,跳伞后飞机无人控,可能坠居民区或基地,氢弹爆炸后果严重,科研数据丢,国家损失大,几亿资金和心血白费。
他决定带弹返航,报告三点:采取保险措施,尽力带回陆地,若不行去沙漠处理。领导批准,他调转航向,低速飞,避免颠簸,300公里返航,减速触地滑行停稳。
落地后,人员从掩体出,检查发现释放钩变形,因温室取出遇冷空气收缩卡住,或电线短路。他擦汗观察维修,故障快速修好。
这举动保住氢弹和飞机,价值几十亿,避免更大破坏,国家财产和科研进度得救。他没夸大自己,只是觉得该做的事,那年代飞行员就这样,优先国家利益。
事件后,国家高层肯定,周总理说带氢弹着陆是奇迹,要总结经验。这次失败没耽误大局,几天后1972年1月7日,他再次起飞,气候变坏,雪花风沙,能见度差,但12点30分起飞,距离靶标9公里半,转弯增速打开开关,拉起45度按按钮,飞机震动,氢弹投下。
他戴防毒面罩,关舱罩,高速飞安全区。氢弹32秒爆炸,冲击波巨大,蘑菇云升起,标志中国拥有战术核打击能力,国防实力大增。
全国欢腾,世界震惊,他立下大功,但继续低调工作。1975年,任空五师副师长,1978年对越自卫还击战,代理师长,带部队去广西前线,组织作战训练。
1980年,任昆明军区空军副参谋长,主管作战训练,参与导弹研制,还组织飞播300多万亩树种,支援地方建设。
1984年离休后,投身征集党史资料,抢救云南地下党史和边纵史。1986年,国家科技奖励大会,他参与的强-5项目获特等奖,他本人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。
晚年住昆明空军干休所,常常看飞机起落,回想一生。2017年3月13日逝世,享年88岁,空军为其树碑,表彰贡献。
